一般规定
游泳池的池水应采用循环净化水系统.
游泳池水的循环应保证被净化过的水能均匀达到游泳池的各个部位,被使用过的水能迅速并有效的排除。
不同使用要求的游泳池,应分别设置各自独立的池水循环水净化系统。
休闲游乐池采用多个池子共用一个池水循环净化系统时,应符合下列要求:
1 池水循环方式和池水温度相同;
2 净化后的池水应经过分水器分别接至不同用途的休闲池,且每个池子的给水管应设调节控制阀门;
3 每个池子的循环水流量应在系统调试及试运行时进行仔细的测量。
功能性循环给水系统的设置,应符合下列要求:
1 滑道润滑水和环流河的水推流系统应采用独立的循环水系统;
2 瀑布和喷泉应采用独立的循环水系统;
3 一般水景应根据数量、水量、水压和分布地点等因素,宜组合成若干组循环给水系统。
儿童戏水池设置的水滑梯的润滑水供应,应符合下列要求:
1 戏水池补充水利用城市自来水直接供应时,该供水管应设倒流防止器;
2 从池水循环水净化系统单独接出管道供水,且该供水管应设控制阀门;
3 润滑水供水管径由产品供应商确定。
水力按摩池循环给水系统的设置,宜符合下列要求:
1 公用按摩池和气泡池应采用气-水双管道循环水系统;
2 家用按摩池采用单水流循环水系统。
4.2 游泳负荷系数
游泳池的最大游泳负荷应根据池水面积、水深、舒适程度、使用性质、安全卫生、水净化系统运行状况和当地条件等因素,宜按下表计算确定。
泳池水循环方式
游泳池和休闲游乐池的池水循环的水流组织应符合下列要求:
1 被净化后的水与池内待净化的水,能有序更新、交换和混合;
2 游泳池和休闲游乐池的给水口与回水口的布置,应使被净化后的水流在不同水深区内分布均匀、不出现短流、涡流和死水区;
3 能有效地清除游泳池的表面水;
4 设有应对突然状况的安全事故泄水口;
5 满足循环水泵自灌式吸水;
6 有利于环境卫生的保持和管道、附件及设备的施工安装、维修管理。
池水循环方式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:
1 竞赛和训练用游泳池、团体专用游泳池,应采用逆流式或混合流式的池水循环方式;
2 公共游泳池宜采用逆流式或混合式的池水循环方式;
3 露天游泳池及季节性组装游泳池,宜采用顺流式池水循环方式;
4 水上游乐池宜采用混合式或顺流式的池水循环方式。
混合流式池水循环应符合下列规定:
1 从池表面溢流的回水量不得小于游泳池循环水量的60%;
2 从池底回水口回流的水量不得大于游泳池循环水量的40%,并应设置流量控制装置。
池水循环宜按连续24h循环进行设计,但在下列情况下允许池水间断循环或减少循环水量:
1 进行游泳竞赛时,允许暂停池水循环,但竞赛结束后应立即恢复池水循环;
2 在夜间游泳池非开放使用其间,可按池水循环水量的50%~35%连续运行。
造浪池的池水循环应符合下列要求:
1 采用逆流式池水循环方式;
2 池子浅水端应设带格栅填有砂石的排水回水沟;水面低于池岸的水域应在池岸设置撇沫器;
3 造浪机房制浪水池应采取防止池水回流淹没机房的措施。
滑道跌落池的池水循环应符合下列要求:
1 滑道跌落池宜采用高沿游泳池,池水宜采用顺流式池水循环方式;
2 滑道润滑水水源采用滑道跌落池池水;
3 滑道润滑水量和滑道跌落水池的规格尺寸、水深、容积应由水上娱乐设施专业公司提供。
环流河的池水循环应符合下列要求:
1 环流河应采用高沿游泳池,池水采用顺流式池水循环方式;
2 环流河的水流速度应不大于1.0m/s;
3 环流河应根据河流形状设置若干座推流水泵站;
4 推流水泵在河道底吸水口的流速不得大于0.5m/s,在河道侧壁的出水口流速宜大于3.0m/s;
5 吸水口和出水口应设格栅。出水口位置应远离上、下河道的扶梯;
6 推流水泵宜设在河道侧壁的地下,且泵房应设配电、照明、通风和排水设施。
水力按摩池的功能循环应符合下列要求:
1 应采用高沿水池;
2 公共按摩池宜采用气-水分流循环系统;
3 供水系统应采用环状管道,且水流速度不得大于3.0m/s;回水管道水流速度不得大于1.8m/s;
4 供气管道应高于池内水表面0.45m,且送入池内的空气应清洁、卫生。
泳池水循环周期
游泳池池水净化循环周期应根据泳池类型、用途、游泳人数、池水容积、消毒剂种类、池水净化设备效率及运行时间等因素,宜按下表的规定采用。